8月28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闻发布会,介绍活动筹备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有哪些创新的理念和探索?目前复兴岛在全域探索量子城市建设,未来会有哪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设想?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表示,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以“量子城市•复兴未来”为主题,重点围绕三大方向展开:一是科技引领未来,探索AI技术赋能空间治理,开展示范场景建设;二是人民城市实践,探索艺术赋能空间品质,适配青年创新创业、市民休闲共享等现代城市新需求;三是超大城市治理,探索智慧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全球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王为人介绍,在“量子城市空间创新基地建设”方面,上海将以复兴岛为支点,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跃迁。重点聚焦三个方面:
一是聚焦首创性与基础性。完善空中、地表、地下全覆盖的三维空间底座,研发未来城市空间治理智能体,探索城市空间治理的基本法则和标准体系,攻关量子城市底层逻辑和核心技术。
二是聚焦科学性与实用性。依托城市运行的丰富场景,驱动城市空间治理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以量子城市空间智能技术赋能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空间治理等垂类领域,打造城市治理的实践范本。
三是聚焦开放性与包容性。营造创新生态,引导支持科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多方主体参与,加速试验推演与成果转化,支撑千行百业垂类应用,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环境和产业生态。
有记者提问,“量子城市”将为城市带来哪些变化,市民又可以有哪些新的憧憬?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有哪些特色内容,如何吸引市民观展?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徐明前表示,“量子城市”是上海面向未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和发展方式变革的前沿探索。其核心内涵是以量子思维所蕴含的精准、协同、叠加、跃迁等特性为隐喻,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构建一座能够实时感知、全局研判、精准施策、高效协同、持续进化的智慧城市新范式。2024年12月13日,“量子城市空间创新基地”在复兴岛启动建设,标志着上海在打造虚拟城市、推进数字孪生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普通市民来说,‘量子城市’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城市生活会变得更智能、便捷、安全和高效。比如,马路上的信号灯会根据路况为您智能开启一路绿灯;空气质量监测可以精确到每一个街区;人流活动可以动态捕获并智能预测;城市能提前预判诸如内涝、气候变化等风险,并提出化解方案。复兴岛,就是上海探索未来城市美好生活图景的‘样板间’和‘试验田’。”徐明前说。
徐明前介绍,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有着非常多亮点和特色。一是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地铁12号线复兴岛站出站即达主展区;二是空间的神秘性和震撼力,船台公园届时将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华船厂的巨型塔吊群、两个超大尺度的造船船台、黄浦江边开阔的高桩码头等特色空间,一定会成为广大市民拍照打卡的网红地;三是作品的沉浸感和科技性,在灯光、数字、AI等技术加持下,这片工业遗存区将更具有超现实感和赛博朋克风;四是全龄友好的活动策划,展期中将举办潮流运动、音乐会、市集、艺术工作坊等多元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到岛上走一走、看一看;五是与其他品牌IP的合作和牵手,目前已与多个知名IP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也将逐步发布合作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