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金融
10月16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与上海市委金融办联合主办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市场创新运用研讨会”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上海总部举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中国金融学会绿金委主任兼IPSF可持续分类目录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陈继明、中央结算公司副总经理宗军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监管部门、行业机构、研究机构和海内外市场主体的代表线上线下共百余人参会。
2020年,为提升全球绿色金融界定标准的可比性、兼容性和一致性,促进跨境绿色资本流动,由中国人民银行与欧盟DGFISMA共同发起了IPSF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工作组。工作组于2022年发布了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ommon Ground Taxonomy,或 CGT), 并在去年发布了由中国、欧盟、新加坡联合编制的多边共同目录(Multi-Jurisdiction Common Ground Taxonomy, 或 MCGT)。CGT和MCGT作为国际绿色金融界定标准的重要参考基准,已经在提升多国分类目录的兼容性、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便利中资机构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便利境外机构在熊猫债和点心债市场发行绿色债券等方面开拓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使用场景,也在为内地存量和增量绿债贴标、开发“纯绿”资产组合和基金和指数产品等方面启动了具体实践。
王信局长在主旨发言中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完善绿色与转型金融标准,推动共同分类目录在提升国际可持续金融界定标准的可比性、互操作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支持更多经济体加入MCGT;期待MCGT在下一轮扩容和修订过程中能反映最新版中国绿色金融目录的内容并纳入转型、自然等领域的经济活动;鼓励MCGT在跨境投融资、统计与披露、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深化应用,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国际合作。
马骏主任在专题报告中指出,CGT/MCGT是提升全球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的兼容性与一致性的关键举措,中国在发起和推进这项国际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2022年以来,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其金融机构和合作平台在编制当地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的过程中参考了CGT。中国市场主体在开拓CGT/MGCT运用场景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比如,中国许多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在运用CGT/MCGT贴标之后取得了提升市场认知度和认购率、降低融资成本等好处。展望未来,MCGT有望在参与经济体和所容纳的经济活动两个层面继续扩容,其在提升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兼容性和促进跨境绿色资本流动方面将会发挥更大作用。希望市场主体与MCGT的扩容和完善进程继续保持良性互动,拓展创新应用场景,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低成本的融资选项。
陈继明副主任介绍,上海在“两个文件、一部立法”的顶层设计指引下,推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绿色金融技术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自2022年中欧CGT发布以来,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不断扩大基于CGT的贴标与发行,基金、回购、银团贷款等“首单、首支”案例持续涌现,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
宗军副总经理介绍,中债公司将发挥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作用,在发行登记托管以及指数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绿色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
在专题汇报及专家讨论环节,外汇交易中心、中央结算公司、摩根资产管理、路博迈基金管理公司、、丝路基金、中节能咨询、联合赤道、安永、渣打银行、华侨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分享了实践经验:
基于CGT/MCGT的绿债、绿色贷款、主题基金、绿色存款和指数产品加速落地,贴标比例显著提升;
海外与境外项目融资中采用MCGT对齐,有助于提升国内外市场认可度、扩大投资者覆盖面;
市场研究表明,CGT/MCGT贴标有助于提升认购率、降低融资成本;同一发行主体在使用CGT贴标后可降低绿债融资成本约10个基点;
加快建设覆盖范围更大的CGT/MCGT绿债数据库,将交易所挂牌的绿债纳入绿金委CGT贴标专家组贴标范围;
强化第二方意见、绿色认证与信息披露的作用,根据绿色债券原则等发行准则,坚持“无重大损害原则”,保持质量门槛,防范“洗绿”风险。
会议形成了几点共识和期望:
1.支持MCGT扩容:支持更多经济体加入MCGT,探索将低碳矿业、绿色航运、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经济活动纳入未来版本的MCGT。
2.创新和扩大MCGT应用场景:在绿色债券、贷款、“固收+”产品、回购、指数、基金、存款、ABS、REITS 等产品层面进一步推广CGT/MCGT贴标,提升这些绿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可识别性与可投资性,降低绿色融资成本。
3.助力绿色熊猫债、自贸区离岸债、点心债市场发展:鼓励国际和境外机构在熊猫债、自贸区离岸债、点心债市场发行基于CGT/MCGT的绿色债券,帮助发展中国家在人民币市场获得更低成本的绿色融资。
4.夯实基础能力,加大推广力度:推动数据库与信息披露建设,鼓励行业机构、第三方评估与金融基础设施协同发力,完善评价、统计体系,做好推广与传播工作。
马骏主任在会议总结中感谢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在CGT/MCGT编制与开拓应用场景过程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他希望市场主体继续参与MCGT扩容的进程,进一步拓展CGT/MCGT使用场景与工具。马骏主任还鼓励各类机构在内地与境外持续开展专题推介与能力建设,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支持全球南方国家使用CGT/MCGT在中国和其他市场开展绿色融资,在保证质量、防范“洗绿”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共同目录的适用范围与国际影响力。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大力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