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已经从传统人口红利产生的竞争力过渡到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先进制造能力所形成的竞争力。”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埃夫特,688165.SH)董事长游玮说。
这家位于安徽芜湖的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在“受制于人”中崛起,浓缩地演绎了中国制造从技术依赖到自主创新,再到生态赋能的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制造业,不同领域都有“埃夫特”。正是众多大大小小“埃夫特们”的锐意进取,让中国制造,短短数年,增添了智慧和创新的底色。而这,也正是过去五年,即使受到疫情、贸易战、供应链重构的复杂挑战,中国经济仍展现出韧性与活力的底气所在。
站在“五年规划”交接的历史节点,回望“十四五”,中国制造,由创新画笔勾勒出的不仅有波澜壮阔,也有方寸之间的精益求精与腾跃转换。
其中,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其持续技术突破与战略转型,成为观测“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最鲜活的样本与注脚。
从“强筋健骨”到“赋予灵魂”
在工业机器人这片曾经由国际巨头主导的疆域,埃夫特的蜕变颇具代表性。
“十四五”期间,埃夫特完成了对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的追逐,转而开拓更具前瞻性的“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20年前,国内汽车产线上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脱胎于奇瑞汽车设备部,2007年8月,埃夫特正式成立。游玮在哈工大读博期间就参与了埃夫特第一台工业机器人(QH165)的研制。虽然带有奇瑞汽车的“基因”,埃夫特早年避开了外资工业机器人品牌已占据绝对优势的汽车领域,转向家具、卫浴、铸造等通用工业领域。
2013年-2023年,埃夫特用十年时间,通过自主研发与海外并购双轮驱动,完成了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机等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化。近几年,埃夫特的研发重点方向,已从部件自主化转向机器人智能化。
去年,埃夫特将智能化业务单独成立了子公司启智机器人Openmind,构建开放的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底座,推动机器人从“工具”向“智能体”演进,直面工业智能化的核心战场。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是标准硬件加平台化软件加一系列APP,实现众多复杂场景的覆盖,而不是一个通用大模型解决所有问题。”游玮认为,工业机器人是三维空间的人机交互,这条路径无法单纯靠数据驱动,而是靠一个个垂类的小模型和应用来实现各个场景的可靠作业。需要构建智能化技术底座,开放接口,具有领域知识的合作伙伴则在平台上根据纷繁复杂的应用场景开发应用程序。

埃夫特机器人钢制电池托盘焊接应用。受访者供图
2025年2月,埃夫特发布了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通过开放的平台降低开发门槛,以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需求。为了切实降低企业使用机器人的门槛,埃夫特还创新性地推出了 RaaS(Robot as a Service) 商业模式,通过“以租代售”的方式,解决众多中小制造企业“买不起不会用”的难题。
除了智能化的开拓外,埃夫特为代表的国产机器人性能和可靠性也得到显著提升。当前,埃夫特的客户以汽车、电子、锂电、光伏行业的头部客户为主,与5年前相比,在工业机器人存量市场的产品销量增长了8倍。

埃夫特机器人汽车焊装产线应用。受访者供图
“头部客户大规模的应用能发现问题,实现快速迭代。只要给我们验证机会,服务响应速度很快。”游玮认为,随着质量管理体系、工业基础、材料加工等能力的提升,在稳定性、准确性和精度方面,中国工业机器人5年内很有机会拉平国外水平。智能化方面,3年到5年也会有非常快的增长,“机器人的能力不断提升,应该快到一个拐点了。”
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卷”。创业17年,游玮感叹公司几乎没有赚过钱,始终在投入研发和市场开拓。一台重载机器人从行业起步时的六七十万元降价到现在的十万元,稀释了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利润。
但另一方面,早期“几乎只有大厂用得起”机器人,到如今,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实现了机器人自由。“埃夫特们”的努力,也推动着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从少数头部企业的“精品盆景”,转变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都能参与的“繁茂森林”。
研发-制造-应用,形成闭环
如果说埃夫特代表着中国制造在“地面”上的智能化,那么中国首家民营太空飞船公司紫微科技的探索,则是中国制造在“太空”拓展上的一种尝试。
近期,紫微科技研发的“迪迩五号”正进入最后的“实战”阶段。在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后,“迪迩五号”将进行最后的总装、测试,与运载火箭进行集成和联合调试,最终等待发射窗口。迪迩五号是紫微科技自主研发的B300系列小型货运飞船。它的智能货舱管理系统可支持多达100个载荷在轨同时工作,提供微重力试验、空间新材料及新技术验证、太空育种、生物制药等多种前沿研究的太空平台服务。

即将发射的“迪迩五号”小型货运飞船。受访者供图
此次任务不仅是技术验证,也是商业航天模式的一次实践。在“迪迩五号”的出征仪式上,紫微科技就与多家本土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拓空间新技术验证、生物芯片测试、太空育种等空间应用领域。
紫微科技创始人张晓敏现在每天至少见两组客户,谈合作和想法如何实现。“过去五年,商业航天在货运飞船上走出了新的商业闭环。无论资本市场还是客户市场的变化,都是肉眼可见。大家不再怀疑商业航天能不能做,民营企业能否参与国家重大工程。”
上世纪90年代,张晓敏就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相关专业,后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张晓敏进入航天科技集团。2019年,张晓敏创办紫微科技。
在一次招商契机下,2024年,紫微科技将制造环节落在无锡梁溪。一处老厂房“变身”,成为一座集办公、生产、装配、测试、试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飞船智能制造厂房。自去年起,紫微科技第一艘小型商业货运飞船,已开始在无锡总装集成制造。
“今年建造的第二艘飞船,与去年相比,节奏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计划明年在无锡造6到8艘小型飞船。”张晓敏说,“十四五”前期,紫微科技专注在飞船的开发及试制,到后期,侧重于完成制造能力及形成服务能力的商业闭环。
过去五年,中国商业航天正从“国家任务补充”的角色,成长为一支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并能催生太空经济新业态的生力军。
除了太空飞船的制造,张晓敏将很大一部分精力分配给了“载荷服务”。近几年,物品、实验设备等带到天上去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紫微科技内部约四分之一的技术人员,为客户进行“载荷服务”,探索解决方案。
漫长的职业生涯,让张晓敏经历得足够多,甚至包括火箭发射过程中的爆炸、火灾,没有入轨直接掉入大海等灾难性事件。他坦言,“做多了以后,并不是越来越放松,而是越来越敬畏。”
未来,紫微科技计划以C2000(可承载2000公斤货物)的中型货运飞船为代表,形成商业空间站的雏形。“希望‘十五五’期间尤其后期能够形成轨道级的太空旅游的能力。”张晓敏说。
由小到大,由物到人
天地之间,那片被称为“低空经济”的蓝色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激活。峰飞航空的进化史,正是这一领域从萌芽到爆发的缩影。
“近五年,为大型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这一创新产业加速落地应用,我们思考和探索了很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产品的成熟度、安全性,航空器飞行次数和累积的飞行小时数都是峰飞的优势。今年峰飞航空进行了应急消防救援、海洋石油平台配送、陆地生鲜及顺丰快递配送、海上风电平台运维等领域的低空场景应用。在阿布扎比、日本等多国及国内多省份,留下新商业模式探索的足迹。

8月3日,中国海油、中信海直及峰飞航空联合宣布,峰飞航空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受访者供图
峰飞航空科技创始人田瑜是电动航空及大型eVTOL领域的技术领军者,其履历贯穿航空创新与产业化。1999年,田瑜便已进入电动航空行业。2000年左右,他带领团队成功将遥控航模电动化,并在2008年做到了全球销量第一,占据了约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2017年,田瑜正式创立了峰飞航空科技,专注于大型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研发。
成立之初,峰飞就确立了 “由小到大、由物到人” 的清晰发展路径,即先从小型货运及工业无人机做起,逐步迭代升级至大型货运及应急并逐步实现大型载人航空器。早期,通过“大白鲨”“凯瑞鸥”等货运机型进行技术验证和商业场景探索,在物流、应急救援等领域积累大量飞行数据和运营经验,验证技术并实现商业落地。这套经验同时反哺到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载人机型(盛世龙)的研发和适航进程。
今年7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向合利创兴智能交付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TC、PC和AC)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标志着吨级以上eVTOL在技术与适航认证上实现全球突破。当前,峰飞航空V2000EM盛世龙5座载人eVTOL航空器的适航取证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盛世龙可应用于低空出行、空中观光、交通接驳等场景。
峰飞等eVTOL主机厂,不仅在造航空器,也在参与定义新的交通规则和低空产业生态。在高端航空器领域,中国制造,正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路线,与国际顶尖竞争者同台竞技,将科幻场景加速转化为商业现实。
细微又磅礴
于精微处见匠心,于磅礴处见气象。
身处不同赛道却同样保持进化的企业,犹如棱镜的不同侧面,共同折射出“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的光芒——从追赶模仿到并行引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链条节点到生态主导的深刻变革。
“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从过去的要素驱动,转向由创新、智能、绿色和高质量所构成的新内涵。
而这,并非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发生了深刻的“化学反应”。
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蕴藏在每一天的技术革新、每一次的绿色改造和每一处的生态优化之中。转型也不是另起炉灶,通过传统优势产业中嵌入数智技术,同时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与“新芽成大树”的并行不悖。
这种化学反应,就根植于,敢于定义未来并系统性地将构想转化为现实的力量之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