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月10日),A股医疗板块逆市飘红,医械股领涨,盘中触及涨停,、、等多股涨超4%。CXO概念“掉队”拖累板块,跌逾2%。
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红盘震荡,一度涨近1%。近日场内价格持续半年线,巨量资金押注关键支撑位,上周,“512170”单周累计吸金4.8亿元。
指出,医疗器械板块拐点或来临,短期2025Q4和2026年业绩改善个股存在估值修复机会。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正被重估。建议关注市场空间大、国产化率低的创新器械赛道,以及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等主题方向。
从基本面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医疗ETF(512170)标的指数50只成份股中45只实现盈利,其中17只净利同比两位数增长,、净利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14.79%、110.53%。
分析人士指出,医疗行业属于“新质生产力”,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未来盈利质量或将更高、更确定、更持续,当下板块估值并未充分反映工业产业升级的重大基本面变化,估值向上修复空间或巨大,当前或属于配置的较好时间点。
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标的指数当前PE估值33.12倍,仍低于近10年68%以上的时间区间。
把握医疗估值修复机遇,认准A股最大医疗ETF(512170)——聚焦“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与AI医疗相关度高,覆盖6只CXO龙头股。场外联接基金(A类 162412 / C类 012323)。
注: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截至2025.10.31,医疗ETF规模256亿元,在全市场医药类ETF中规模最大(1/50)。风险提示:医疗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医疗ETF联接基金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医疗ETF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