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上海虹口祥德路180弄。71岁的黄永安按下自家墙角那只雪白马桶的冲水按钮,“哗啦啦”的水声为弄堂新的一天吹响序曲。这声水响很轻,却压过一段跨越七十年的城市记忆——从500万只马桶在晨曦中“招摇过市”,到2025年9月全市最后的14082户居民告别“拎马桶”,上海用一平方米的空间革命,完成了一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城市更新”。

虹口祥德路180弄居民室内装马桶。 周楠 摄
一只马桶,小不过一平方米,却让几代上海人为之困扰。《浦东史诗》记载了上海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城市建设短板,老市长汪道涵自责:“每天早晨我看到马路上有那么多的煤球炉在生火,到处是烟雾腾腾;那么多马桶在马路上刷洗,我真感心痛,上海实在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改善和发展市民的生活。”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考察首都城市建设时有感而发:“我在当上海市长的时候,一到任就碰到马桶问题,上海有60万个马桶,据说现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这些话今天听来恍如隔世,却又如此贴近——贴近到欧阳路街道的干部仍要为楼下住户“头顶不能是马桶”的心理不适跑断腿;贴近到瑞金二路的施工队仍要像做隧道一样,把化粪池“请”进室内;贴近到七旬老人周密头顶矿灯、摔下楼梯的那束光,终于换成了卫生间温暖的吸顶灯。马桶问题,方寸之地,折射的却是人民城市理念在寻常百姓家的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就对旧区改造和“拎马桶”问题挂怀于心,亲自推动百姓居住环境改善,多次强调要把造福百姓的实事工程办好。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在上海代表团讲话回顾:“在上海的时候就感觉,整个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高楼林立,地下的各种管道川流不息,地面上的各种车辆川流不息,这也就像长江滚滚而来一样,逝者如斯夫,但是一刻也不能停。”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发展、上海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始终挂念心头。
上海这次“马桶攻坚”是一次“压力测试”。它测出了超大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一户一清单、一户一方案、一户百次上门;也测出了制度优势的“集成能力”:规划、房管、街道、居委会、施工队、邻里街坊,六方拉锯最终拧成一股绳;更测出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排序:当“留改拆”取代“拆改留”,当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从“单选题”变成“多选题”,城市更新不再是冰冷的推土机,而是一把带着温度的手术刀——既剜掉病灶,也缝合乡愁。
有人疑惑:改一只马桶,还要全市动员、三年鏖战,值吗?上海用行动回答:值!因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值在71岁市民黄永安13平方米蜗居腾出的那一平方米,让“吃喝拉撒”不再是对尊严的压缩;值在愚园路433弄39个“一平米卫生间”,让“10个人抢一个公厕”成为历史笑谈;值在贵州路129街坊三户居民自愿“抽户”置换,换来六户邻居的“如厕自由”,让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温暖在最日常的角落里散播。
马桶事小,马桶事亦大。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易,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更难。一只马桶,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找到了“集中力量办小事”的有力支点;也让“群众无小事”的执政伦理,拥有了更加可触、可感、可读、可信的评量刻度。
更重要的是,这场“马桶革命”并非孤立的民生插曲,而是上海新一轮城市总规的“序章”。11月18日,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大会刚刚落幕,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从“五个中心”功能重塑,到“两旧一村”成片更新;从中心城区“留改拆”绣花,到五个新城“产城融合”提速,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政策集成、技术赋能、文化浸润——“马桶革命”中的工作方法论正被复制到党领导城市工作、建设人民城市的方方面面,让“人民城市”从宏大叙事转化为可复制的治理模块,成为撬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阿基米德支点”。
从“烟雾腾腾的煤球炉”到“一键冲水的智能马桶”,从“满街异味的掏粪车”到“电表水表独立计量的公共卫生间”,时空在上海完成了对“民生”二字的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统计报表上的“人均居住面积”,也不在仅仅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完成万户改造”,而是“见物亦见人”“投资于物也投资于人”的厚重情怀。
一只马桶走了,冲走的是陈年积垢,留下的是城市与人民的双向奔赴。当最后一只马桶退出弄堂,上海并没有“收官”的轻松,反而多了一份“再出发”的警醒:还有多少“一平方米”的民生痛点,躲在数据盲区?还有多少“头顶矿灯”的群体,在城市的聚光灯外?
江山即人民,群众无小事。从一只马桶出发,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案例再次向世人证明:我们有能力在黄浦江畔竖起摩天大楼,也有耐心在里弄深处装好一只抽水马桶;我们既能用“大国重器”托举民族复兴,也能用“绣花功夫”绣出万家灯火。因为,城市的最高处不仅在东方明珠的塔尖,更在人民舒展的眉头;治理的最大成就不仅在GDP的数字,更在于百姓生活中那声“哗啦啦”的安心水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