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11月中旬与11月上旬相比,30种产品价格上涨,17种下降,3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报11.6元/千克,环比下跌1.7%。
11月以来,猪肉价格呈现持续低迷态势。据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生猪(外三元)价格从11月1日的12.05元/公斤跌至11月24日的11.65元/公斤,下跌3.3%。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11月21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产能综合调控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会议要求,加强生猪产能综合调控,加快构建供需动态适配、规模结构合理、产业链协同提升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要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预警,动态调整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提早开展逆周期调节,防止出现大的波动。
分析师认为,即将到来的南方腌腊季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猪价,但在供强需弱格局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猪价反弹幅度有限。
东方证券认为,考虑到当前肥猪和仔猪价格近期已降至年内低点,后续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落。参考历史经验,肥猪与仔猪价格同低阶段,行业大概率开启市场化去产能。此外,政策端也在持续强化对头部集团场产能的限制,两者叠加下,行业整体去产能有望持续兑现,助力猪价长期上涨。
2025年7月开始,生猪养殖行业步入去产能阶段,三季度统计局能繁母猪存栏量累计下降9万头,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000万头以下,较9月末降幅逾35万头,10月产能去化明显提速。
华泰期货则认为,进入到12月份后散户与二次育肥也将会迎来集中出栏,叠加四季度的出栏旺季将会生猪的供应产生较大的压力。虽然目前的需求增长仍在持续,但生猪体重的持续增加说明目前生猪的生产速度要高于生猪的消费速度,生猪供应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界面新闻表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第六轮猪周期,产能增长压制猪价的趋势并没有改变,预计猪价反弹力度不强。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当前我国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
李超指出,相比过往几轮周期,本轮周期至今呈现周期缩短、短期波动加剧、产能韧性偏强、旺季不旺或淡季不淡的特征。供需格局方面,由于消费缓步复苏,而猪肉供给相对充足,供强需弱的格局显著。短期来看,随着年底与腌腊肉需求时点到来,基础需求有望季节性调整,使得猪价可能近期有小幅修复预期,当前仍处于等待时点。
恒泰期货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虽有“反内卷”政策支持,但企业前期持续盈利,导致产能淘汰进度缓慢。需求端看,11-12月传统腌腊灌肠季的备货需求将有所提振,将支撑猪价季节性反弹,不过当前生猪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局面,未来几月供应压力仍存,限制猪价反弹高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